<center id="qqs4u"></center>
  • 服務熱線:18038127719 歡迎訪問ISO認證中心官方網站!
    行業標準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

    發布時間:2023-08-18 12:15:55

    本標準中的所有要求意在納入任何一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其應用程度取決于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方針、活動性質、運行的風險與復雜性等因素。

    本標準針對的是職業健康安全,而非產品和服務安全。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1900-2000?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idt?ISO?9000:2000)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事故accident

    造成死亡、疾病、傷害、損壞或其它損失的意外情況。

    3.2

    審核audit

    見GB/T?1900-2000?中?3.9.1的定義。

    3.3

    持續改進continual?improvement

    為改進職業健康安全總體績效,根據職業健康安全方針,組織強化職業健康安全體系的過程。

    注:該過程不必同時發生在活動的所有領域。

    3.4

    危險源?hazard

    可能導致傷害或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組合的根源或狀態。

    3.5

    危險源辨識hazard?identification

    識別危險源的存在并確定其特性的過程。

    3.6

    事件incident

    導致或可能導致事故的情況。

    注:其結果未產生疾病、傷害、損壞或其他損失的事件在英文中還可稱為“near-miss"。英文總,術語“incident”包含“near-misses”。

    3.7

    相關方interested?parties

    與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績效有關的或受其職業健康安全績效影響的個人或團體。

    3.8

    不符合non-conformance

    任何與工作標準、慣例、程序、法規、管理體系績效等的偏離,其結果能夠直接或間接導致傷害或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的組合。

    3.9

    目標objectives

    組織在職業健康安全績效方面所要達到的目的。

    注:目標如可行應予以量化。

    3.10

    職業健康安全occupational?health?and?safety?(OHS)

    影響工作場所內員工、臨時工作人員、合同方人員、訪問者和其他人員健康和安全的條件和因素。

    3.11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occupational?health?and?safety?management?system?(OHSMS)

    總的管理體系的一個部分,便于組織對與其業務相關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的管理。它包括為制定、實施、實現、評審和保持職業健康安全方針所需的組織結構、策劃活動、職責、慣例、程序、過程和資源。

    3.12

    組織organization

    見GB/T?19000-2000?中?3.3.1?的定義。

    注:對于擁有一個以上運行單位的組織,可以把每一個單獨的運行單位視為一個組織。

    3.13

    績效performance

    基于職業健康安全方針和目標,與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控制有關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可測量結果。

    注1:績效測量包括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活動和結果的測量。

    注2:“績效”也可稱為“業績”。

    3.14

    風險risk

    某一特定危險情況發生的可能性與后果的組合。

    3.15

    風險評價risk?assessment

    評價風險大小以及確定風險是否可容許的全過程。

    3.16

    安全safety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損害風險的狀態。

    3.17

    可容許風險tolerable?risk

    根據組織的法律義務和職業健康安全方針,已降至組織可接受程度的風險。

    4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素

    4.1總要求

    組織應建立并保持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第4章描述了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要求。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模式如圖?1?所示。

    圖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模式

    4.2職業健康安全方針

    職業健康安全方針如圖?2所示。

    圖2職業健康安全方針

    組織應有一個經最高管理者批準的職業健康安全方針,該方針應清楚闡明職業健康安全總目標和改進職業健康安全績效的承諾。

    職業健康安全方針應:

    a)適合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的性質和規模;

    b)包括對持續改進的承諾;

    c)包括組織至少遵守有關現行職業健康安全法規和組織接受的其它要求的承諾;

    d)形成文件,實施并保持;

    e)傳達到全體員工,使其認識各自的職業健康安全義務;

    f)可為相關方所獲取;

    g)定期評審,以確保其與組織保持相關和適宜。

    4.3策劃

    策劃如圖3所示。

    圖3策劃

    4.3.1對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

    組織應建立并保持程序,以持續進行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實施必要的控制措施,這些程序應包含:

    一常規或非常規的活動;

    一所有進入工作場所的人員(包括合同方人員和訪問者)?的活動;

    一工作場所的設施(無論由本組織還是由外界所提供)。

    組織應確保在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時,考慮這些風險評價的結果和控制的效果,將次信息形成文件及時更新。

    組織的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的方法應:

    一依據奉獻的范圍、性質和時限性進行確定,以確保該方法是主動性的而不是被動性的;

    一規定風險分級,識別可通過4.3.3和4.3.4中所規定的措施來消除或控制的風險;

    一與運行經驗和所采取的風險控制措施的能力相適應;

    一為確定設施要求、識別培訓需求和?(或)?開展運行控制提供輸入信息;

    一規定對所要求的活動進行監視,以確保其及時有效的實施。

    4.3.2法律和其他要求

    組織應建立并保持程序,以識別和獲得適用法規和其他職業健康安全要求。

    組織應及時更新有關法規和其它要求的信息,并將這些信息傳達給員工和其他有關的相關方。

    4.3.3目標

    組織應針對其內部各有關職能和層次,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如可行,目標宜于以量化。

    組織在建立和評審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時,應考慮:

    —法規和其他要求;

    —職業健康安全危險源和風險;

    —可選擇的技術方案;

    —財務、運行和經營要求;

    —相關方的意見。

    目標應符合職業健康安全方針,包括對持續改進的承諾。

    4.3.4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組織應制定并保持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以實現其目標。方案應包含形成文件的:

    a)為實現目標所賦予組織有關職能和層次的職責和權限;

    b)實現目標的方法和時間表。

    應定期并且在計劃的時間間隔內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進行評審,必要時應針對組織的活動、產品、服務或運行條件的變化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進行修訂。

    4.4實施和運行

    圖4實施和運行

    4.4.1機構和職責

    對組織的活動、設施和過程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有影響的從事管理、執行和驗證工作的人員,應確定其作用、職責和權限,形成文件,并予以溝通,以便于職業健康安全管理。

    職業健康安全的最終責任由最高管理者承擔,組織應在最高管理者中指定一名成員(如:在某大組織內的董事會或執委會成員)?作為管理者代表承擔特定職責,以確保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正確實施,并在組織內所有崗位和運行范圍執行各項要求。

    管理者應為實施、控制和改進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提供必要的資源。

    注: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專項技能、技術和財力資源。

    組織的管理者代表應有明確的作用、職責和權限,以便:

    a)確保本標準建立、實施和保持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

    b)確保向最高管理者提交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績效報告,以供評審,并為改進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提供依據。

    所有承擔管理職責的人員,都應該表明其對職業健康安全績效持續改進的承諾。

    4.4.2培訓、意識和能力

    對于七工作可能影響工作場所內職業健康安全的人員,應有相應的工作能力。在教育、培訓和(或)經歷方面,組織應對其做出適當的規定。

    組織應建立并保持程序,確保處于各有關職能和層次的員工都意識到:

    一符合職業健康安全方針、程序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的重要性;

    一在工作活動中實際的或潛在的職業健康安全后果,以及個人工作的改進所帶來的職業健康安全效益;

    一在執行職業進康安全方針和程序,實現職業進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包括應急準備和響應要求(見4.4.7)方面的作用與職責;

    一偏離規定的運行程序的潛在后果。

    培訓程序應考慮不同層次的:

    一職責、能力及文化程度;

    一風險。

    4.4.3協商和溝通

    組織應具有程序,確保與員工和其他相關方就相關職業健康安全信息進行相互溝通。

    組織應將員工參與和協商的安排形成文件,并通報相關方。

    員工應:

    一參與風險管理方針和程序的制定和評審;

    一參與商討影響工作場所職業健康安全的任何變化;

    一參與制業健康安全事務;

    一了解誰是職業健康安全的員工代表和和指定的管理者代表?(見4.4.1)。

    4.4.4文件

    組織應以適當的媒介(如:紙或電子形式)建立并保持下列信息:

    a)描述管理體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

    b)提供查詢相關文件的途徑。

    注:重要的事,按有效性和效率要求使文件數量盡可能少。

    4.4.5文件和資料控制

    組織應建立并保持程序,控制本標準所要求的所有文件和資料,以確保:

    a)文件和資料易于查找;

    b)對文件和資料進行定期評審,必要時予以修訂并由受權人員確認其適宜性;

    c)凡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具有關鍵作用的崗位,都可得到有關文件和資料的現行版本;

    d)及時將失效文件和資料從所有發放和使用場所撤回,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誤用;

    e)對處于法規和?(或)?保留信息的需要而保存的檔案文件和資料予以適當標識。

    4.4.6運行控制

    組織應識別與所認定的、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風險有關的運行和活動。組織應針對這些活動(包括維護工作)進行策劃,通過以下方式確保它們在規定的條件下執行:

    a)對于因缺乏形成文件的程序而可能導致偏離職業健康安全方針、目標的運行情況,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

    b)在程序中規定運行準則;

    c)對于組織所購買和(或)使用的貨物、設備和服務中已識別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建立并保持程序,并將有關的程序和要求通報供方和合同方。

    d)建立并保持程序,用于工作場所、過程、裝置、機械、運行程序和工作組織的設計,包括考慮與人的能力相適應,以便從根本上消除或降低職業健康安全風險。

    4.4.7應急準備和響應

    組織應建立并保持計劃和程序,以識別潛在的事件或緊急情況,并作出響應,以便預防和減少隨之引發的疾病和傷害。

    組織應評審其應急準備和響應的計劃和程序,尤其是在事件或緊急情況發生后。

    如果可行,組織還應定期測試這些程序。

    4.5檢查和糾正措施

    檢查和糾正措施如圖5所示

    圖5檢查和糾正措施

    4.5.1績效測量和監視

    組織應建立并保持程序,對職業健康安全績效進行常規監視和測量。程序應規定:

    一適合組織需要的定性和定量測量;

    一對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目標的滿足程度的監視;

    一主動性的績效測量,即監視是否符合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運行準則和適用的法法規要求;

    一被動性的績效測量,即監視事故、疾病、事件和其他不良職業健康安全績效的歷史證據;

    一記錄充分的監視和測量的數據和結果,以便于后面的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分析。

    如果績效測量和監視需要設備,組織應建立并保持程序,對此類設備進行校準和維護,并保存校準和維護活動及結果的記錄。

    4.5.2事故、事件、不符臺、糾正和預防措施

    組織應建立并保持程序,確定有關的職責和權限,以便:

    a)處理和調查:

    一事故;

    一事件;

    一不符合;

    b)采取措施減小由事故、事件或不符合而產生的影響;

    c)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并予以完成;

    d)確認所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的有效性。

    這些程序應要求,對于所有擬定的糾正和預防措施,在其實施前應先通過風險評價過程進行評審。

    為消除實際和潛在不符合原因而采取的任何糾正或預防措施,應與問題的嚴重性和面臨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相適應。

    組織應實施并記錄因糾正和預防措施而引起的對形成文件的程序的任何更改。

    4.5.3記錄和記錄管理

    組織應建立并保持程序iso9001體系認證機構,以標識、保存和處置職業健康安全記錄以及審核和評審結果。

    職業健康安全記錄應字跡清楚、標識明確,并可追溯相關的活動。職業健康安全記錄的保存和管理應便于查閱,避免損壞、變質或遺失。應規定并記錄保存期限。

    應按照適于體系和組織的方式保存記錄,用于證實符合本標準的要求。

    4.5.4?審核

    組織應建立并保持審核方案和程序,定期開展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審核,以便:

    a)確定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否:

    1)符合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策劃安排,包括滿足本標準的要求;

    2)得到了正確實施和保持;

    3)有效地滿足組織的方針和目標;

    b)評審以往審核的結果;

    c)向管理者提供審核結果的信息。

    審核方案,包括日程安排,應基于組織活動的風險評價結果和以往審核的結果。審核程序應既包括審核的范圍、頻次、方法和能力,又包括實施審核和報告結果的職責與要求。

    如果可能,審核應由與所審核活動無直接責任的人員進行。

    注:這里“無直接責任的人員”并不意味著必須來自組織外部。

    4.6管理評審

    管理評審如圖6所示

    圖6管評審

    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應按規定的時間間隔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進行評審,以確保體系的持續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評審過程應確保收集到必要的信息以供管理者進行評價。管理評審應形成文件。

    管理評審應根據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審核的結果、環境的變化和對持續改進的承諾,指出可能需要修改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方針、目標和其他要素。

    培訓師職責 企劃部職責 qIquha.com前臺職責

    總工程師職責 總經理職責 總經理助理職責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_搞黄视频免费_98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_黑人解禁濑亚美莉
    <center id="qqs4u"></cent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