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s質量管理體系 質量管理體系qms.doc
個人收集整理僅供參考學習質量治理體系〔QMS定義:質量體系是指“為了實施質量治理的組織機構、責任、程序、過程和資源〞〔引自ISO8402-94〕。并有兩條注解:。為履行合同、貫徹法規和進行評價,可要求提供體系中已確定的要素實施的證實。特點:質量體系是有方案、有步驟地把整個公司主要質量活動按重要性順序進行改善的根底。主要的系統活動:同自發形成開展起來的體系相比,質量體系的建立必須滿足如下的目標要求:規定質量本錢及質量績效的標準及其衡量單位?糾正舉措的有效性個人收集整理僅供參考學習系統活動的定期審核質量體系的建立〔一〕貫徹系列標準對企業生存和開展的意義自從1987年ISO9000系列標準誕生以來,由于它的科學性、有效性和通用性的特點,很快被興旺國家和其他地區的開展中國家所接受,據“94北京ISO9000論壇會〞上ISO副秘書長介紹,世界已有70多個國家直接或等同采用了ISO9000系列標準,其中包括歐洲聯盟和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各國、日本和美國。至少有50個國家,根據ISO9000開展了第三方質量體系的評定和注冊效勞工作,有些國家等待體系注冊的公司很多,排了很長的隊伍,甚至要等幾個月才能輪到。許多大型政府采購集團,例如英國國際部、新加坡國防部、美國海軍部等,都用ISO9000系列標準中的要求與其大的供給商簽訂合同,許多國家的大型工業公司,尤其是跨國公司,都制定方案,在其各個生產工廠實施ISO9000系列標準,例如群眾汽車公司、杜邦公司、雷諾公司、艾克森石油公司等。
ISO9000系列標準在世界范圍內造成的影響,大大地出乎ISO領導人員們的意料,感到驚奇。貫徹ISO9000:94系列標準,對企業的生存和開展到底有些什么好處呢?歸納起來有以下四點。。改善治理,提升企業治理水平,增加企業應變水平ISO9000系列標準,是在歐美工業興旺國家多年對質量治理和質量保證理論研究和實踐的根底上制定的,是他們質量工作經驗的結晶,具有科學性和有效性。貫徹系列標準后,企業可以學習到歐美工業興旺國家的質量治理和質量保證的好經驗,在標準性目標的指引下,可以深化質量治理,提升治理水平,增加企業的應變水平,同時也為提升和保證產品質量奠定了根底。。提升產品質量,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以質量取勝奠定了根底產品質量是市場競爭的根底,質量好,適銷對路,企業就可以取得市場競爭的勝利。這一點早已是國內外企業家的共識。但怎樣才能提升產品質量并能長期穩定地生產高質量的產品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企業必須建立有健全的質量體系。貫徹ISO9000-94系列標準,就可以建立起質量體系,開展各種預防和改良性的質量活動,最終必然落實到產品質量上,使產品實物質量大幅度地提升。質量好了用戶歡送,就可以擴大市場銷售額,提升市場占有率,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以質取勝奠定根底。
。貫徹標準取得認證,與國際質量治理和質量保證接軌,為產品出口創造了條件根據世界各國成認的國際標準〔ISO9000〕進行質量體系認證,既是打破國際貿易中技術壁壘的好方法,也可使企業與國際質量治理和質量保證接軌。企業在貫徹ISO9000-94系列標準后就可提升治理水平,當質量治理水平到達系列標準要求后,就可聘請國內外第三方認證機構對企業質量體系進行認證,企業質量體系通過認證取得注冊,就可為產品出口創造了條件。。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取得顧客的信任企業貫徹ISO9000-94系列標準,取得體系認證后,一方面認證機構要印發認證企業名錄,擴大企業影響;另一方面企業可以通過各種宣傳渠道,廣泛進行宣傳,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取得用戶的信任。這樣,在企業質量信譽好、用戶信任的根底上,產品銷售量就會在國內外市場上不斷擴大,企業就可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和創匯額。個人收集整理僅供參考學習(二)企業貫標的指導思想和途徑。企業貫標應遵循的指導思想指導思想是開展任何工作或完成任何事業的前提,沒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工作或事業很難取得成功,企業貫徹系列標準同樣如此。企業貫標應以什么作為指導思想呢?根據科龍公司的實踐經驗iso9001體系認證機構,最根本的指導思想有以下三個方面:(1)貫徹系列標準一定要瞄準提升產品實物質量貫徹系列標準一定要瞄準提升產品實物質量,自始至終應以產品實物質量為目標,開展各種質量活動,切忌不可為貫標而貫標(即為治理而治理),也不可為認證而貫標。
否那么,貫徹標準就得不到什么實際成效。(2)貫標應積極,認證可適時企業貫徹系列標準的目的是建立質量體系,改善治理,提升產品質量,并以優質產品為根底擴大市場銷售量,取得市場競爭的勝利,增加經濟效益。因而企業貫標應以積極態度,加快貫標步伐,早一天貫標,企業就可早一天受益。但體系認證需要花一大筆認證費,以后每年都要交一定金額跟蹤檢查的年審費,且三年后應再次申請認證和交費。在這種情況下,只有當企業在國內、國際競爭需要和用戶有了要求時可申請認證。另外,認證時還應考慮企業的質量治理水平,當質量治理未到達要求時不要強求,否那么,會適得其反。例如某市的一間閥門廠,質量治理尚未到達體系認證的水平,但見到不少同行業企業已取得了認證,就向某一個外國的認證機構申請認證,經過審核雖勉強通過了認證,但在第一次跟蹤檢查時就被取消了認證,收回了證書。(3)貫標應結合不同階段的中央工作企業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質量中央工作,貫徹系列標準應緊密結合企業當時的質量中央工作。例如,企業根據產品質量狀況,決定把抓工序限制提升工序質量作為中央工作,在貫徹系列標準時那么應將標準中“過程質量〞和“過程限制〞兩項體系要素作為這個時期的貫標工作重點。
當經過一段時間工作后,企業根據外購貨品質量不好對產品質量造成的影響,決定將提升外購貨品質量作為這個時期的中央工作,那么應將標準中“采購質量〞和“進貨檢驗〞作為這個時期的工作重點。這樣,就可作到貫標和推進企業質量工作結合起來,收到一箭雙雕的作用。。企業貫標的途徑當前,有不少企業為了取得體系認證貫徹系列標準時,往往選定ISO9001:94或ISO9002:94標準,并按所選標準要求開展質量活動。這種選擇哪種標準認證就貫徹哪種標準的作法的缺點有二:一是企業按認證選用的標準開展的質量活動,范圍窄,有局限性,很多應開展的質量活動,例如質量改良、質量信息治理、群眾性質量治理活動等均未包括在標準內,因而也就不開展活動;二是這樣貫標,很容易造成企業為認證而貫徹標準。如何貫標才是企業貫標的正確途徑呢?根據科龍公司的實踐經驗,應以貫徹ISO9004-1:94?質量治理和質量體系要素第一部份:指南?為主,同時將企業過去TQMB開展且行之有效的活動,繼續開展起來,全面推進企業的質量治理,提升企業治理水平,建立質量治理體系,到達以質量治理來實現質量保證。當條件成熟,質量治理水平到達認證標準要求時就可以申請認證,使體系認證成為“瓜熟蒂落〞之事。
這才是企業貫標的正確途徑。(三)企業貫徹系列標準應具備的先決條件任何企業要想應用職能分配的方法貫徹系列標準、建立質量體系,先決條件有以下兩方面。。企業領導的決心和決策個人收集整理僅供參考學習企業最高領導應對貫徹系列標準建立質量體系有明確的熟悉,明確這項工作的艱巨性和長期性,以及搞好這 項工作對企業生存和開展的意義,在有了熟悉的根底上下了決心并作出決策。這樣才能在貫標建立體系過程中,克服困難,排出干擾,果斷要到達 建成質量體系的目標。 。審定組織機構,以保證其階段性的穩定企業領導應親自主持審定企業現有的組織機構,對不適應的應及時進行調整,保證三五年內企業組織機構不 再有較大的變更和調整,否那么編制的體系文件就需要頻繁地修改,質量活動也要相應地變動,影響質量體系的有效性。 〔四〕貫徹系列標準建立質量體系的程序 總結國內不少企業運用質量職能分配,貫徹系列標準建立質量體系的作法和步驟,雖然各不相同,但有其共 同之處,歸納起來較好的工作程序和步驟,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19 項活動。 。第一階段,進行質量職能分配,為建立質量體系打根底A,成立以企業第一把手為組長的貫標建立體系領導小組;制訂貫標建立體系的工作方案。
B,組織有關人員學習并掌握ISO9000:94 系列標準,其中特別是ISO9004-1:94 標準和有關質量職能的知識。 C。調查企業職能分配現狀,分析體系運行狀況。 D。選定體系要素,并將其展開成質量職能和質量活動。將體系要素展開成質量活動,是一項艱巨復雜的工作, 關系到能否作好質量職能分配。 E。制定質量體系要素及其質量職能和質量活動的分配方案,并組織討論。 F。企業最高領導者親自主持會議,按分配方案〞對體系要素及其質量職能和活動進行分配,明確承當職能和 活動的部門。 G。確認質量職能和活動的分配結果。 。第二階段,編寫質量體系文件,進行質量體系設計A。制定或重新審定質量方針,并正式發布。 B。編寫質量手冊。 C。在確認分配結果〞的根底上,制定企業二級部門的工作標準,規定部門的責任和職權。 D。企業二級部門進行質量職能和活動再分配,并在此根底上制定部門內部機構和/或崗位人員的工作標準。 E。制定程序文件〔治理標準和實施細那么〕。它是建立體系的一項關鍵工作,應下大力氣抓好。 F。制定質量方案〔必要時〕。 。第三階段,學習和貫徹質量體系文件,組織體系運行A。組織學習質量體系文件。 B。
貫徹質量體系文件,有方案、有重點地開展質量活動,不斷深化QM提升治理水平。 C。開展質量體系審核。 D。應用體系審核信息采取糾正舉措或組織質量改良,提升體系運行的有效性。 E。應用體系審核整改的信息進行考核,提升各部門貫徹體系文件的積極性。 F。進行體系評審,應用評審信息采取糾正舉措或組織質量改良。 在上述建立質量體系的三個階段19 項活動〔工作〕中,第一階段重點應搞好體系要素展開和質量職能分配; 職能分配應結合企業質量職能劃分不清的現狀,認真作好。第二階段重點是編好程序文件-----工作標準和治理標準。 程序文件應由各有關部門自己起草,認真作好集中審查,保證其協調銜接性;第三階段重點是認真貫徹程序文件和 應用審核信息不斷進行質量改良。廣東科龍公司從1990 年開始按上述程序和步驟建立大質量體系,到1997 年共進 個人收集整理僅供參考學習 個PDCA盾環,目前已進入建立“以顧客滿意為中央的質量體系階段,質量體系運作井然有序,有效性高,產品質量已到達歷史最好水平。 體系的運行 質量體系認證 認證的特點I 認證的目的I 認證應作好的工作|取得認證的關鍵要素 〔一〕質量體系認證及其特點 。
什么是質量體系認證質量體系認證,是指第三方〔社會上的認證機構〕對供方的質量體系進行審核、評定和注冊活動,其目的在于通過審核、評定和事后 監督來證實供方的質量體系符合某種質量保證標準,對供方的質量保證水平給予獨立的證實。 質量體系認證,起源于產品質量認證中的“企業質量保證水平評定〞。這種評定著重對保證質量條件進行檢 查,以確認該企業能否保證其申請產品能長期穩定地符合特定的產品標準。因此,不能把產品質量認證中質保水平評定與單獨的質量體系認證 等同起來,質量保證水平評定只是質量體系認證中的一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