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中環境因素的識別
01、綜述
環境因素的識別和重要環境因素的確定,在 ISO 14001 環境管理體系建立、實施過程中是重中之重的任務。對環境因素和環境影響的認識和理解,是實施 ISO 14001 環境管理體系的關鍵成功因素之一。環境管理體系的很多管理要素都是圍繞它們而開展管理活動的。為了幫助大家全面識別環境因素,解決工作中的困擾,本文就EMS實際工作中的環境因素識別思路進行了梳理。
充分、有效地識別環境因素,首先要對環境因素及與之有關的概念進行精確解讀,同時也需要正確區分環境因素與環境影響。下面我們首先來介紹幾個概念:
1. 環境因素:環境因素是一個組織的活動、產品或服務中與或能與環境發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2. 重要環境因素:重要環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夠產生一種或多種重大環境影響的環境因素。
3. 環境影響:環境影響是指全部或部分的由組織的活動、產品或服務給環境造成的有害或有益的變化。有益影響的示例包括:改善水或土壤的質量,有害影響的示例包括:空氣污染和自然資源的枯竭。
組織的活動、服務或產品通過環境因素來影響環境,環境因素與相關的環境影響之間的關系是因果關系。一項環境因素可能產生一種或多種環境影響。
環境因素存在于組織的活動及服務過程中iso9001體系認證機構,以下是一些活動、服務、環境因素及環境影響的例子:
02、識別環境因素的思路
在實踐中要如何有效識別環境因素呢?建議考量以下幾個方面:
1. 確定環境管理體系范圍
在開始考慮環境因素和環境影響之前,應首先確定環境管理體系的范圍。ISO 14001的適用范圍可定為整個組織,也可只為特定的部門、地點或產品。一旦決定了環境管理體系的范圍,今后在識別環境因素和環境影響時,所有定義范圍內的活動、服務和產品都要考慮在內。
2. 充分考慮活動、產品和服務中的環境因素
組織應當理解納入環境管理體系范圍內的活動、產品和服務,目的是能夠識別其相關的環境因素和環境影響。例如:
- 其設施、過程、產品和服務的設計和開發;
- 原材料的獲取,包括開采;
- 運行或制造過程,包括倉儲;
- 設施、組織資產和基礎設施的運行和維護;
- 外部供方的環境績效和實踐;
- 產品運輸和服務交付,包括包裝;
- 產品存儲、使用和壽命結束后處理;
- 廢物管理,包括再利用、翻新、再循環和處置。
組織不必單個考慮每個產品、組件或原材料以確定和評價其環境因素。當這些活動、產品和服務具有相同特性時,可對其進行分組或分類。對活動、產品和服務的分組可能有助于其識別和評價相關的環境因素和環境影響,分組或分類可以基于共同的特性,例如組織的單元、地理位置和運行工作流程。
環境因素的識別必須考慮企業在規定范圍內的所有運行活動,而不僅僅是明顯的核心制造或服務等業務活動(例如,生產過程步驟),還包括所有的支持、輔助活動(例如:設計開發、辦公行政、倉儲運輸、水電氣供應、維修等)。
考慮范圍內所有的場所、區域。例如:辦公室、廠房車間、庫房、配套設施、食堂、宿舍、停車場、綠化區、鄰近單位等。
3. 考慮可以直接控制的環境因素,主要包括下列事項:
a) 向大氣的排放
b) 向水體的排放
c) 向土地的排放
d) 原材料和自然資源的使用
e) 能源使用
f) 能量釋放,例如:熱能、輻射、振動(噪音)和光能
g) 廢物和(或)副產品的產生
h) 空間的使用
4. 考慮正常、異常和緊急狀態三種狀態
正常狀態是指組織穩定的、按規則、無異常地開展活動,例如:作業活動或設備等按其要求連續長時間進行工作的狀態。
異常狀態是指作業活動或設備等周期性或臨時性進行工作的狀態,如:
- 設施和設備的清洗
- 過程臨時更改
- 非預期的維修
- 廠房、設備的開啟、關閉
- 現場外來的訪問
- 翻修整新
- 極端氣候條件
- 公用設施(供水、電、氣)的毀壞
- 臨時安排
緊急狀態是指應是合理、可見的、必須即刻處理的嚴重情況。例如:發生火災、爆炸、水災、?;沸孤兜惹闆r。
5. 考慮過去、現在和將來三種時態
過去時態是指過去的活動、產品和服務。例如以往遺留的環境問題,以前發生的緊急情況或事故。
現在時態是指當前的活動、產品和服務。
將來時態是指計劃的或新的開發,新的或修改的的活動、產品和服務相關的預期的和非預期的輸入和輸出。包括各種變更,例如:
- 計劃的對產品、過程、運行、設備或設施的變更
- 員工或外部供方(包括合同方)的變更
- 合規義務的變更
- 采用與環境因素、環境影響相關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裝備
- 基礎設施的新、改、擴建
6. 將生命周期觀點用于環境因素識別
所有的活動、產品和服務都會對環境造成一些影響,該影響可以出現在生命周期的任何或所有階段。確定環境因素時,組織要考慮生命周期觀點,但并不要求進行詳細的生命周期評價,只需認真考慮可被組織控制或影響的生命周期階段就足夠了。產品或服務的典型生命周期階段可考慮的內容示例如下:
7. 考慮可施加影響的間接環境因素(尤其對于非工業組織),例如:
- 客戶在使用產品和服務過程中涉及的環境因素
- 外部供方涉及的環境因素
03、結束語
組織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和運行方式開展環境因素識別活動,建議由主要運行部門和具備相應能力的人員組成一個跨職能團隊共同完成。根據上文提及的考慮要素,策劃適用的識別方法和規則,產生一份全面的環境因素和環境影響識別清單。在后續的文章里,我們會根據這份環境因素清單帶領大家一起確定重要環境因素和合規義務,進而確定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機遇。
往期精選
知識分享 | ISO 45001:2018危險源辨識的重要性及方法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