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八項原則
組織依存于顧客。因此,組織應當理解顧客當前和未來的需求,滿足顧客要求,并爭取超越顧客期望。
(2)領導作用
確立組織統一的宗旨及方向。他們應當創造并保持使員工能充分參與實現組織目標的內部環境。
(3)全員參與
各級人員是組織之本,只有他們的充分參與,才能使他們的才干為組織帶來收益。
(4)過程方法
將活動或過程作為過程加以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結果。
(5)管理的系統方法
將質量管理體系作為系統加以識別、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組織提高實現目標的有效性和效率。
(6)持續改進
持續改進總體業績應當是組織的一個永恒目標。
(7)基于事實的決策方法
有效的決策是建立在數據和信息分析的基礎上。
(8)與供方的互利關系
組織與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關系可增強雙方創造價值的能力。
擴展資料:
ISO9001質量保證體系是企業發展與成長之根本。
ISO9001不是指一個標準,而是一類標準的統稱。是由TC176(TC176指質量管理體系技術委員會)制定的所有國際標準,是ISO12000多個標準中暢銷、普遍的產品。
特點:
1,認證的對象是供方的質量體系。質量體系認證的對象不是該企業的某一產品或服務,而是質量體系本身。
當然,質量體系認證必然會涉及到該體系覆蓋的產品或服務,有的企業申請包括企業各類產品或服務在內的總的質量體系的認證,有的申請只包括某個或部分產品(或服務)的質量體系認證。盡管涉及產品的范圍有大有小iso9001體系認證機構,而認證的對象都是供方的質量體系。
2,認證的依據是質量保證標準。進行質量體系認證,往往是供方為了對外提供質量保證的需要,故認證依據是有關質量保證模式標準。為了使質量體系認證能與國際作法達到互認接軌,供方選用ISO9001:2008標準。
3,認證機構是第三方質量體系評價機構。要使供方質量體系認證能有公正性和可信性,認證必須由與被認證單位(供方)在經濟上沒有利害關系,行政上沒有隸屬關系的第三方機構來承擔。
而這個機構除必須擁有經驗豐富、訓練有素的人員、符合要求的資源和程序外,還必須以其優良的認證實踐來贏得的支持和社會的信任,具有性和公正性。
4,認證獲準的標識是注冊和發給證書。按規定程序申請認證的質量體系,當評定結果判為合格后,由認證機構對認證企業給予注冊和發給證書,列入質量體系認證企業名錄,并公開發布。
獲準認證的企業,可在宣傳品、展銷會和其它促銷活動中使用注冊標志,但不得將該標志直接用于產品或其包裝上,以免與產品認證相混淆。注冊標志受法律保護,不得冒用與。
5,認證是企業自主行為。產品質量認證,可分為安全認證和質量合格認證兩大類,其中安全認證往往是屬于強制性的認證。質量體系認證,主要是為了提高企業的質量信譽和擴大銷售量,一般是企業自愿,主動地提出申請,是屬于企業自主行為。
但是不申請認證的企業,往往會受到市場自然形成的不信任壓力或貿易壁壘的壓力,而迫使企業不得不爭取進入認證企業的行列,但這不是認證制度或法令的強制作用。
二、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十二項基礎
(1)質量管理體系理論說明
(2)質量管理體系要求與產品要求
(3)質量管理體系方法
(4)過程方法
(5)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
(6)高管理者在質量管理體系中的作用
(7)文件
(8)質量管理體系評價
(9)持續改進
(10)統計技術的作用
(11)質量管理體系與其他管理體系的關注點
(12)質量管理體系與組織優秀模式之間的關系
本文鏈接: